包頭稀土研究院于1960年按照聶榮臻副總理指示籌建,1963年經國務院批準掛牌成立,直屬原冶金工業部。1992年并入包頭鋼鐵稀土公司(現包鋼集團公司),2007年并入包鋼稀土(現北方稀土)。
作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稀土研發機構,稀土研究院始終以稀土資源的綜合開發、利用為宗旨,以稀土冶金、環境保護、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及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、稀土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、稀土分析檢測、稀土情報信息等為研究重點。建院以來,稀土研究院共承擔“863計劃”“973計劃”等各級各類項目2300余項,獲得包括國家發明一等獎、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300余項,獲得國際、國內授權專利300余項,在稀土選礦、稀土冶金、環境保護、稀土功能材料及應用等領域產生的一大批前沿成果,仍沿用至今。
稀土研究院建有國家科技部批復的“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”“稀土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”和“北方稀土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”、國家工信部批復的“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——稀土行業中心”、國家發改委批復的“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”等科研平臺。擁有自治區級“稀土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”“鈮冶金工程實驗室”“稀土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”。建有稀土行業門戶網站“中國稀土網”,負責《稀土》《稀土信息》和 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 等期刊的出版發行。建有國家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,形成了完備的稀土科技創新體系。
多年來,稀土研究院立足創新型人才培養,在科技人才選、用、育、留上不斷進行有益探索和實踐,構建起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引進培養系統工程,打造了一支具有較高研究水平的專業研發團隊?,F有國家“百千萬人才工程”1人、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,內蒙古自治區杰出人才1人、有突出貢獻專家7人、草原英才16人、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人選13人。
稀土研究院始終秉持“開放合作、互利共贏”的理念,與國內多家高校、科研院所以及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法國、英國、意大利、韓國、蒙古、斯洛伐克等國的研究機構和知名公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與交流,生產產品遠銷國內外。
(更新時間:2022年5月)